研究院简介
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12月,是由镇江市政府、镇江经开区管委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组建的正处级事业法人单位,总部设在镇江市高新园区南纬四路产业聚集区C16号楼。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研究院”)立足镇江,面向长三角地区,以北京交通大学科研成果和人才团队为依托,发挥学校信息、管理等优势学科以及交通科学与技术的特色,在轨道交通、信息技术、先进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,引进校友企业,整合政府、高校及企业资源共建研发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,助推镇江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合作共赢。 研究院设有科技创新平台、技术转移平台及管理服务平台,涉及轨道交通、新能源、先进制造、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方向,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。同时,研究院承担了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--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”等36项国家和省市级项目,累计申请国家专利78项,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6项,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项,获批软件著作权4项;深度挖掘地区技术需求,开展各类横向合作项目55项,同中国中铁、中车集团、宝武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,并与江苏大学、河海大学、南京邮电大学、苏州大学、江苏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。 研究院吸引校内外专家团队来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,先后引进北京交通大学刘云、刘峰、张欣、文化宾、尹逊和、杨中平、时玮、朱尔玉等科研团队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平台,常驻科研团队及入驻企业近20家。现有专家库信息255人,通过高校资源,结合地方政策,通过双创大赛、省市级“科技副总”“科技镇长团”挂职等各类人才引进项目,引进高端人才93人,获批各类人才项目69项。 研究院积极打造科研学术品牌,连续5年举办金山轨道交通系列论坛和中国马鞍山轨道交通科技创新论坛,打造高校院所、轨道交通产业以及地方政府的创新资源交流平台。研究院是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,江苏省级众创空间、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会员机构、江苏省技术经理人事务所以及江苏省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。先后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、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(集体和个人)、江苏省技术转移先进集体奖、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以及镇江市科学技术进步奖、镇江市产学研合作奖、镇江市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、镇江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“优质合作伙伴”等荣誉。 长期以来,研究院践行“知行”校训,积极投身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,为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目标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奋斗。
|
首页 >